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天天热议:黄瓜打杈有啥讲究?避开3个错误做法,病害更少,丰产期更早

2023-04-13 10:05:49来源:为卿画眉说三农

黄瓜属于分杈型蔬菜,主蔓上每一个叶片的基部都有产生侧杈的潜能,而且一些品种的黄瓜生发侧蔓的能力还较为健旺(比如北欧温室型黄瓜),但是在生产上黄瓜要取得较高的产量,需要有良好的群体结构作为保障,如果任由侧杈生发,那么整个田间植株很快会变得杂乱无章,不仅不方便管理,还会因郁闭不通风而增加病害爆发的几率,以及畸形果的比例,从而降低栽培效益,因此在生产上,黄瓜通常主蔓结瓜,而主蔓上生长出的侧茬则需要打掉。

黄瓜侧杈


(资料图片)

不过,打杈这个通常并不怎么被重视的环节,看似没啥技术含量,但如果不掌握一定操作原则与方法,却可能影响到黄瓜的安全生产以及产值效益,那么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菜农朋友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接下来为卿画眉说三农从3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打杈不是越早越好

侧杈的生长是一个消耗营养的过程,会分流走由主蔓上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因此,保留侧杈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主蔓的生长,因此,在生产上很多菜农朋友通常是在侧杈刚一出现的时候就早早抹掉,但这是一个操作误区。

原因在于黄瓜的生长存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相关性,也就是侧杈的生长会影响到地下根系的生长,具体来说就是在地上部分保持较大生长量的前提下,地下的根系才会更发达,更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如果在黄瓜植株生长量还比较小的前期,就早早将侧杈打掉,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光合产物的浪费,但也影响了根系的生发,进而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

因此,在黄瓜秧苗生长量还比较小的前期,侧杈不宜打掉的过早,这跟小树苗上长出的侧杈通常不要过早打掉是一个道理,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根系生长,等根系具备较大生长量时,再打掉,这时就可以利用已经建立起的良好根群的吸收能力,来带动主蔓的快速生长,进而促进丰产期的提早到来,为获得较好的栽培效益奠定基础。

幼苗期的侧杈不宜过早打掉

正常情况下,在主蔓上的叶片达到大约10-13片叶的时候,侧蔓可以随时打掉,因为此时的地下根群基本已经建立起足够支撑主蔓良好生长的良好结构。在具体操作上,基部叶片应在第一片叶即将充分展开的时候再打掉,自下而上时间可以渐次提前。

时间把握与“善后处理”

在打茬的具体时间确定以及打茬后的田间管理上,通常菜农处理的业较为草率,主要表现为不分环境状况“想打就打”,以及将打掉的侧杈随手丢在田间而“一打了之”,这也是实际管理过程中常见的误区。

原因在于这种粗糙的管理操作容易引起病害的发生,为安全生产以及产品的绿色无公害品质带来威胁。具体来说,黄瓜常见的灰霉病、黑星病、霜霉病等真菌性病害,以及细菌性角斑病等细菌性病害的发生,都与环境条件有关,如果环境湿度较大,打茬后形成的新鲜伤口,会为这些病原菌的侵染与蔓延提供适宜条件,从而较大程度上加大病害发生与蔓延的程度。

黄瓜霜霉病

因此,在生产上进行黄瓜打茬操作时,要选在前通风良好的晴天,确保田间湿度在70%以下,因为常见病害侵染爆发的相对环境湿度是高于80%。同时,在通风与环境湿度较低的环境下,打杈留下的伤口很快会愈合,从而关闭病害入侵的门户。

还有一点就是打掉的侧杈不宜随手丢弃,而应带出田间集中处理,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在打茬之后,结合病害防治,喷施一遍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

侧茬打不打,不能不分情况

黄瓜通常是主蔓结瓜,但是也会因栽培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假如是因为生长期较短(比如秋延后栽培),而在管理目标上主要是通过收获前期产量来获取效益(因为早期黄瓜的价格通常更高),那么再打掉基部侧杈也会成为一个管理误区。

针对这种情况,在具体管理上,应该保留基部1-2个较为健旺的侧杈,每个侧杈上保留1-2个雌花后再打掉侧杈的生长点,以此促进侧杈上的产量形成,等侧杈上的果实收获之后,再将保留的侧杈打掉,这是增加早期产量适用性较强的一项技术。

另外,对一些雌花比例相对较小的品种而言,主蔓雌花出现的相对较迟,但侧蔓上的出现雌花的时间不仅早,而且比例较高(瓜类蔬菜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对这样的品种,也可以保留侧杈来增加前期产量,等侧杈上的黄瓜采收后再打掉。

结语

对部分种子价格较贵的品种来说,可以通过稀植并采取“双杆整枝”的方式来降生产成本,这时候在打杈的时候就需要保留培养一个最为健壮的侧杈来确保产量水平。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侧杈生发能力较强的“北欧温室型”黄瓜(光皮无刺类型)。

标签: